所以当客户说“我也不知道比较看重哪个方面”时,你不妨仔细询问他NOW(现在)已经拥有的东西,了解了客户的消费习惯和需求。
比如通过观察过客户的穿着打扮以及皮肤身材后,你就可以迅速开展话题(以下参考话题选择其一):
您衣服的搭配很有气质,灰色的上衣和白色的包包很显干练呢,是在哪里买的呢?
您皮肤看起来很有光泽啊,白皙透亮的,都是怎么保养的呀?
您身材很匀称紧致呢,是有经常健身吗?
▶︎ 具体沟通模式:
赞美描述客户状态+ 过往消费信息获取。
一句话,既破了冰,拉近了与客户的关系,也了解到了她的过往消费信息。
0 2
E:Enjoy(享受)
了解客户为什么购买那些东西
购买同样一件商品,不同客户的出发点也是互不相同的:
有的人是“看到别人都在用”,所以“我也得买”;
有的人是“这个是身份的象征”,所以“买来证明自己也不差";
有的人是“这个优惠力度特别大”,所以“买到就是赚到”;
......
了解客户“为什么购买这些产品”,买来之后“对产品和服务有什么感想”,可以很好的挖掘客户的消费行为模式,找到每个客户独一无二的“消费规律”。
这样一来,在后面推销产品时,也就可以明确应该重点突出什么了。
比如你刚刚赞美过了客户的身材,便可以接着这个话题继续延申,为了防止客户“答不上来”的尴尬情形出现,问句后可以加一个引导性答案:
当时办卡是出于什么契机呢?
是因为正好想着锻炼下身体?还是正好身边有人也一起办卡来着?
您办的是什么类型的卡呀?
年卡还是次卡?平均到每个月大概多少钱?
▶︎具体沟通模式:
询问消费目的+了解购买力。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在频繁发问的过程中,不要忘了给客户“营造舒适感”,确保客户是愿意分享这些信息的。
就像英国首相丘吉尔说的那样: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充分了解过去。
了解了客户过往购买的消费行为模式,对他们接下来想要购买什么,也是很有帮助的。
0 3
A:Aspiration(意愿)
了解客户的消费期望
腾讯新闻之前出了一篇点击率很高的文章,其中有句话说:
在你不知道客户想要购买什么之前,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可以销售出什么。
经过了前两个步骤,铺垫了“舒适感”,了解了“消费习惯”,接下来就可以了解客户对当前体验产品的“消费期望。”
▶︎对于从来没有消费或体验过的客户,你可以采用“封闭式提问”,给几个清晰的指导方向。
也就是提出问题时带着预设答案,不需要客户展开,帮助客户缩小回答范围,避免客户因为无知不知道说什么而冷场:
挑选机构的时候,您是更看重师资还是校区环境?
学英语的话,您是更想让自己的口语更流利些,还是想要获得一些相关证书?
......
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尝试一些开放式的提问。
▶︎而对于那些已经消费或体验同类课程的客户,你就可以采用“开放式提问”。
也就是提出问题时不限范围,完全放开:
您之前体验过同类课程,为什么没有报名呢?
学完这个课程,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
......
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可能充分了解客户的“消费期望”,确保你推荐的课程可以很好的匹配客户的“期望。”
0 4
D:Decision Maker(决策者)
明确谁才是最后的决策者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曾说过:一切责任,终由我承担。
这句话在销售过程中也同样适用。
客户的需求很明确,自己的介绍也没问题。
可是好多顾问费尽口舌推荐了产品后,却在签单的最后一刻被一句话打击到怀疑人生:“我需要回家商量商量。”
并不是每一个上门的顾客都具有购买课程的“决策权。”
就像一些孩子想要吃美味的冰激淋或糖果,虽然他们有强烈的购买意向,但还是父母掌握着经济大权,是“最终决策人”。
为了避免前功尽弃,也为了保护自己的“关单信心”,销售们不妨在推荐产品前,找出最终的决策者。
委婉一点,你可以在了解客户过往购买行为时,判定当前的客户是否具备独立决策权:“您之前办健身卡的事,家人怎么看?”
直接一点,你可以在充分获得客户信任后开玩笑询问:
您今天自己能做主不?
如果课程体验不错,也有适合您的阶段,打算今天就报名学吗?
......
明确决策者,是确保顾客可以购买产品的关键环节。
0 5
S:Solution(解决方案)
提供解决方案,确保客户坚定选择产品
Sales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SPI)公司的主席、高级管理合伙人,基斯.M.伊迪斯,在2014年出版了《新解决方案销售》。
大意就是:要快速理解客户所面临的问题,并为其提供解决方案。
这样可以极大的缩短从销售到成功所花费的时间。
很多销售会犯的一个销售错误:
一上来就迫不及待地介绍自家产品,允诺服务和效果。
其实这应该是销售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分析一下以上几个环节,你会发现NEADS是一个层层递进的销售过程,每个环节都是建立在上个环节的基础上的。
就像洗衣机会有“放水浸泡--加洗衣液洗涤--脱水甩干”的过程一样,销售过程也是要循序渐进的。
只有当前面的流程都走透了,最后一步操作才有效,否则就是一种消耗和浪费。
当你卸下了客户的防备、了解了客户的消费习惯与期望、清楚了最终决策人,你才能给出真正适合客户的“解决方案。”
然后,在此基础上承诺会给客户带来的效果,才能强化客户“购买产品的决心。”
任何不以了解为前提的销售,都是一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
0 6
写在最后
我想市面上关于“需求挖掘”的方法还有很多,甚至比我今天分享的方式还要好。
但人的优秀不在于他知道多少,而在于他做到多少。
所以,如果此刻的你正面临“不知如何挖掘客户需求”的问题,那就别再犹豫,尝试按照“NEADS”的结构坚持去做:
N(now)了解客户现在所拥有的东西;
E(enjoy)了解客户为什么购买那些东西;
A(aspiration)了解客户的消费期望;
D(decision maker)明确谁才是最后的决策者;
S(solution)提供解决方案,确保客户坚定选择产品。
汤姆*霍普金斯依着这个法则,能成为全世界单年内销售最多房屋的业务员,成为销冠,我想绝非偶然。
小编说:
曾经听到这样一句话,觉得很赞:想了解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如果你接触的比你优秀的人足够多,你会发现:
想了解一个人成功背后的原因,不要看他做了什么,而要看他在坚持做什么。
期待此刻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成为那个坚持做一件事,并给他人带去经验,持续影响他人的人。
方向对了,方法有了,剩下的就看你:要不要去做?以及能不能坚持去做了?
如果文章让你很受益,邀请你在文章后面留言谈谈你的感受,并且将我们的公众号“星标”,这样你就能每天第一时间阅读到新鲜的销售故事、干货技巧等内容,否则可能收不到我们的信息,另外你也可以把文章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销售朋友受益哦。
- END-
8月 南京站
第二阶段团队领导力
《团队情景教练》线下课
Vincent老师手把手教你
成为卓越的团队领导者
【限时预售】
7月31日前报名
最高立减2720元/人
名额有限 报满截止
扫码联系客服 索取大纲和优惠
▼
1、顶级销冠的38条成交秘诀
2、“我真的不想打电话”:销售80%的情绪问题,都是能力问题
3、我见过最用心的销售,不是疯狂打电话,不是背各种话术,更不是无休止加班,而是......
4、做销售,不会需求挖掘?记住这2点就够了
5、“今天就定下来吧”:大胆的去逼单,脆弱的不是客户,而是你自己!
6、最适合销售发朋友圈的文案,句句戳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