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激战正酣,对于热爱绿茵场的人们来说,这场四年一度的盛宴是他们绝对不会错过的足球之约。世界杯的魅力在于,即便是久不关注足球场的人,也很难不被这个氛围感染,对比赛投入更多关注。这或许也是所有竞技体育共同的魅力。
世界杯来了,银行在做什么?
在营销……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借势大热体育赛事开展营销宣传,已经成为了他们较为常规的操作。从北京冬奥会到卡塔尔世界杯,银行的花式营销让体育赛事与普通民众之间,更多了一层联系。
吉祥物“拉伊卜”出圈
银行借势开展信用卡营销
还记得在本届世界杯揭幕战,因与吉祥物表情神态高度相似而出圈的卡塔尔王子吗?赛后,人们对王子与吉祥物“撞脸”一事的讨论度,甚至高于对卡塔尔因输球让保持多年的“东道主首战不败定律”作古一事的讨论。
也正是这次意外走红,让本届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La'eeb)受到了更多关注,国内网友为其取了颇具中国特色的昵称——“饺子皮”,并且称其为一只“会飞的饺子皮”。
关注到这一趋势的商业银行,开始围绕卡塔尔世界杯和吉祥物“拉伊卜”进行产品推广。
以中信银行为例,近日,该行携手本届世界杯全球合作伙伴Visa,在国内首推“中信银行Visa FIFA世界杯主题卡”双卡产品。信用卡和借记卡均以充满活力的吉祥物“拉伊卜”为核心设计元素,其中,信用卡采用横版设计,卡面以活泼的橙色为底色,图案主体除吉祥物“拉伊卜”外,还有金色的卡塔尔首都多哈城市天际线浮雕,凸显卡片的世界杯主题含义。
如何获得更多“拉伊卜”呢?
中信银行表示,持卡用户在活动期间累计消费达到一定金额,即可限量抢兑“2022 FIFA卡塔尔世界杯TM专属纪念版礼盒”,礼盒中会包含吉祥物“拉伊卜”,并且还有手袋、帽子、笔记本、围巾等多种世界杯正版周边产品。
农业银行同样推出了世界杯主题信用卡。
今年世界杯举办国家卡塔尔位于亚洲,这也是继2002年韩日世界杯之后,时隔20年的世界杯举办地重返亚洲。对于亚洲国家的球迷来说,本届世界杯让他们在期待之余,更多了一层欣喜。于是,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以此为契机,联合Visa推出了FIFA世界杯主题信用卡。
“这一次,我们在开展一系列信用卡产品营销的同时,更是将目光聚焦在了拼搏不止、奋斗不休的体育精神上,推出了‘梦想,终将被点亮’系列宣传活动。”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背后宣传思路的转变,既是农业银行信用卡品牌升级焕新的选择,也是顺应我国时代发展大背景下消费者需求变化的生动缩影。
获客、活客还要留客
信用卡营销出路在何方?
尽管体育赛事在举办时往往能掀起热潮,但当赛事结束,热度退去,如何能长久地“留住人心”,是每家银行在开展信用卡营销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借势营销并不陌生。“借势营销,是指将营销活动和产品推广融入到近期重大事项或客户喜闻乐见的环境里,使客户更乐意、更自然地了解产品并接受产品和服务的营销手段。”董希淼表示。
只不过对于银行来说,营销并不是终极需求。“获客不是银行的最终目的。获客、活客,还要留客,这共同构成银行业应当关注的课题,三个方面不可偏废。”董希淼表示。
因此,提升信用卡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客户体验是避免“即开即走”问题的关键。
“银行通过借势营销获客之后,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在各种场景金融中与客户建立连接,以此激活客户,最后通过创新服务、提升用户体验让被激活的新客留下来,成为忠实客户。”董希淼表示,这需要银行的长期积累:“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在产品体系不断升级的同时,我们与Visa共同按照‘生活在前、金融在后’的思路,依托农业银行掌银信用卡频道和农业银行信用卡小程序,不断向‘生活化’转型,通过融合农业银行信用卡积分商城、特惠商圈等优惠资源,深度渗透生活场景,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精准捕捉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办卡体验和更丰富的用卡优惠,让金融充满生活的温度。”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各种跨界合作的频繁,银行和银行服务拓展出了更多存在场景与应用方式,“金融+文化”“金融+旅游”“金融+体育”等合作模式日益增多,各家银行都在探索不同的发展可能。
“长期以来,中信银行不断探索‘金融+体育’跨界融合新可能,发挥信用卡在体育、商旅等领域的资源优势,为喜爱足球运动的广大中国球迷们推出一系列涵盖足球主题信用卡、赛事门票、观赛旅游等丰富多彩的特色产品和优惠活动,持续探索信用卡支付、消费金融与足球事业的融合发展。”在采访中,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未来,该行将继续丰富“金融+体育”生态布局,让国内众多热爱体育的消费者获享“不止于金融”的增值服务,在满足消费者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提供个性化、有特色的产品体验,为广大体育爱好者的热爱“加一度”。
依托体育精神
传递积极正向生活观念
对于消费者来说,到底应不应该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
“信用卡方便了消费者在消费中享受银行推出的相关优惠,积累积分和信用记录等。但同时,信用卡消费由于消费过程中无现金支付,容易导致过度消费,还存在信用卡盗刷等风险。”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直以来,围绕应不应该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的争论层出不穷。众说纷纭之下,是对理性消费问题的思考和重视。
受访的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做理性消费者,虽是事关个人,但银行业金融机构同样需要在其中担当引导责任。
“对持卡人来说,应做‘卡神’而不是‘卡奴’,理性使用信用卡,不过度透支,不违规套现,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让信用卡成为个人的‘信用名片’。与此同时,各家银行应加快转变理念,优化信用卡业务发展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息费适中、特色鲜明的信用卡产品,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董希淼表示。
将关注点再次回落到银行借势世界杯开展信用卡产品宣传,毫无疑问,银行是在借此进行营销,但又何尝不是在尝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特色鲜明的信用卡产品?在引导消费者坚持理性消费观念的同时,银行也能够借此机会将更为积极的生活观念传递出去。正如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在推广世界杯主题信用卡时所选取的口号——“梦想,终将被点亮”一样,拼搏不止、奋斗不休的体育精神,是大家对足球、对竞技体育热爱的初衷。
很多人将卡塔尔世界杯称为“诸神黄昏”的一届,但记者更愿意将其称为一个时代最华丽的谢幕。被归为诸神的这些人中,有被足球场内外都耳熟能详的梅西和C罗,有曾随队捧起大力神杯的冠军队成员诺伊尔、穆勒,有和队友一直为世界杯正赛名额而努力的贝尔,然而更多的还是曾数次带领球队冲击冠军虽一直未能成功但从未言放弃的他们,莱万多夫斯基、迪玛利亚、内马尔、苏亚雷斯、莫德里奇……
能够预见到的,这些对于绿茵场已经可以算“高龄”的球员们,他们之中的很多人这次或许都不会有一个圆满的谢幕之旅,但他们从未因此迟疑,仍在为了梦想和荣誉坚持拼搏,这应该也是世界杯最想传递给大家的精神内涵。
过了这一届世界杯,你可能很难在4年后再见到他们奔跑在绿茵场上的身影,但他们咬牙拼搏,挥洒汗水所创造的辉煌和奇迹,并不会随着时代的落幕而被遗忘。诸神并未黄昏,他们的光芒依旧璀璨。
回归到最初的问题
世界杯来了,银行在做什么?
在营销
是营销,也是体育精神的推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