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以后出舱、出院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通常说明来自供者的健康造血干细胞已经开始在您体内生根发芽,生产正常血细胞了。正如很多病友所说,出舱出院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之后还会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按照医嘱定期随访复查,在医生的指导和帮助下继续观察、治疗。
移植后定期随访复查为什么那么重要?
有些医生会把移植后的患者比喻为新生儿,这一方面代表着希望,但同时也意味着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既然有这些潜在的问题,医生就希望能通过移植后定期随访复查尽早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1. 疾病有没有复发?
复发是每个人都最不愿听到的词语,这也是随访中会特别关注的方面,因此医生会定期给患者抽骨髓(医学上称“骨髓穿刺”)或外周血进行相关检查。2. 有没有感染存在?
移植后患者即使出院了依然有较高的感染风险,特别是有些感染可能是致命的,比如巨细胞病毒(也称“CMV病毒”)、EB病毒等,需要定期检查。
3. 有没有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严重程度如何?
由于供者的造血干细胞里,有免疫细胞会将患者体内的组织或器官视为“敌人”进行攻击,导致GVHD发生,它既可以在移植后早期发生,也可以在晚期发生。尽管有些患者通过症状和体征就可以判断是否发生了GVHD,但通过随访复查可以进一步确定,并判断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
4. 评估有没有其他并发症?
移植后肾脏、肝脏、肺或心脏都可能会出现并发症,所以医生会安排针对性检查。另外,移植后的患者可能内分泌功能会受到影响,而人体内分泌系统是负责产生激素的,医生会安排抽血检查激素水平,还可能安排骨密度检查,以便提前发现骨质疏松的问题。
5. 评估是否有药物相关的问题?
移植后的患者会用到一些药物,比如预防排异反应的免疫抑制剂、预防病毒感染的药物等。我们都希望达到最大的疗效和最小的副作用,但环孢素、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对“量”的要求比较高:多了,副作用可能比较大;少了,又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定期检测药物的浓度,尤其在调整药物剂量或新增其它药物的时候。
6. 评估免疫功能是否恢复?
移植后出院的患者尽管已经开始生产正常血细胞了(医学上称“血液重建”),但免疫功能的恢复(医学上称“免疫重建”)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这对于疾病的治愈至关重要,所以医生在随访中会安排免疫功能的相关检查。
总体来说,通过随访复查可以更早发现问题、更全面地了解身体情况。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通常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治疗选择,更好的治疗效果。
移植后多长时间随访复查一次?
移植以后随访复查的频率在不同的移植中心不完全一样,但都遵循着类似的原则,即:移植后早期随访复查的频率更高,后面如果如果情况不错的话,随访间隔将会延长。
以笔者所在医院为例,移植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每周随访1次,随后2个月每2周1次,之后每月1次持续6-12个月,之后如果病情稳定,每年1-2次。
针对随访时间的注意事项:
★ 即使在同一家中心随访安排也会因人而异,医生可能会考虑患者的移植方式、恢复的情况等因素。
★如有症状、请及时就诊
移植后主要复查哪些项目?
复查哪些项目,其实就是由前面提到的复查目的决定的,通常包括2-4:
★ 血常规:主要是体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是否正常。
★ 血液生化全套:主要是体现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蛋白质等是否正常。
★病毒相关检查:如检查是否存在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
★药物浓度检查:如环孢菌素/他克莫司的量是否在要求范围内。
★骨髓穿刺检查:主要是看有没有复发、免疫功能恢复的情况等。
针对复查项目的注意事项:
★除了上面的复查项目,医生还可能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安排腰椎穿刺检查、肺部CT、心脏检查、血液激素水平检查、骨密度检查等。
★请留意每个检查的具体要求,如是否空腹、是否要在服药前抽血检查等。
移植之路您并不孤单,定期随访,让我们一起并肩作战、共抗病魔!
参考文献
1. 黄晓军. 实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第二版),第213-349页
2. Be the Match: 6 Month after Transplant Care Guide; 12 Month after Transplant Care Guide
3. Majhail NS, et al. Bone Marrow Transplant 2012;47:337-341
4. CIBMTR, (Allogeneic) A Guide to Protecting Your Health After Transplant: Recommended Tests and Procedures
转自微信公众号:暖流知识库